欢迎来到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处网站!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殷殷嘱托、不负重望——人文社科处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人员的回信

信息来源: 人文社科处 作者: 胡文亮 发布日期: 2021-05-13 浏览次数:

5月9日,在《文史哲》创刊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回信中肯定了《文史哲》刊物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突出成绩,提出要在新时代的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回答好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一重大课题。13日上午,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处组织召开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座谈会,专题学习及传达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


5A9252


首先,人文社科处党支部书记、人文社科处处长黄水清逐条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他表示,回信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同是高校人文社科期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农史》《中国农业教育》与有荣焉。他指出,南京农业大学三家哲学社会科学刊物基本落实和契合了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要求,近年来积极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作为党领导下的公立大学,我们应该进一步提升思想境界、政治觉悟,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思考,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传承文化的精神变成发展进步的力量,担当肩负起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历史重任,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中国农史》《中国农业教育》《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三家刊物编辑部的执行主编结合刊物自身的发展状况展开了讨论。


《中国农史》期刊常务副主编卢勇在发言中谈到,《文史哲》与《中国农史》的办刊风格和用稿偏好相似,《文史哲》刊物的品质、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为《中国农史》如何办刊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中国农史》在办刊中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阐述历史真相,讲好中国故事,但是在古为今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未来需要深入思考,合理利用资源,引领创新。卢勇重点谈了三点学习体会和办刊计划:第一,未来《中国农史》要继续展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第二,《中国农史》要支持优秀人才(特别是行业中优秀中青年人才)的成长;第三,刊物的宗旨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未来刊物将会继续引进和展示优秀汉学家的理论成果,借助汉学家的积极作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建立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复信内容的主要精神,《中国农业教育》常务副主编宋华明认为,《中国农业教育》期刊是一个展示农业教育成果的平台,办出中国特色是刊物的定位所在。宋华明提出《中国农业教育》的未来办刊发展应该坚持两点,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农业大学和具有农业特色的中国一流大学。《中国农业教育》期刊一方面应积极展示农业教育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要为农业特色一流大学走向世界做一些研究和支持工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宋雪飞从回信中感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情真意切和殷殷期望。宋雪飞认为学报的办刊理念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首先,学报在《扶贫专刊》中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阐释我国制度的优越性,为解决贫困问题献计献策;其次,对于总书记提出的坚守初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多年来一直秉持初心,坚定信念,不唯数值,不以影响因子为追求目标,而是努力倡导正确的价值导向,支持优秀人才成长;第三,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方面,学报近期考虑与Scopus 数据库合作,努力提升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农业教育》编辑部主任李二斌提出,创办高水平的学术期刊是对回信精神的最好回应。李二斌从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了《中国农业教育》期刊的未来发展计划:第一,紧密关注时政,做好征稿工作。比如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期刊将策划专题,邀请高等农业院校主要党委领导撰文,发出农林院校自己的声音;第二,把握农业教育研究的风口,瞄准新的学术概念和学术领域,要抓住机遇,早发声还要发出高质量的声音。


24BF5B


最后,黄水清处长做总结性发言。他指出,人文社科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人员的回信与人文社科处全体人员的日常工作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认真领会,深入思考,不断提升和改善自己的本职工作。


热烈的讨论虽然暂告一个段落,但大家的思索还在继续,我们倍感职责重大,任重道远,唯有兢兢业业,不负使命,不负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方能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