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处网站!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方志物产知识库构建及深度利用研究”开题论证会顺利举行

信息来源: 人文社科处 作者: 发布日期: 2019-01-14 浏览次数:

2019112日,由南京农业大学数字人文中心主任包平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方志物产知识库构建及深度利用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该课题以手抄本《方志物产》为底本,通过夯实方志物产资料内容,基于标注后的方志物产语料库和自然语言处理模型,结合情报学的知识组织方法以及语义技术框架构建涵盖多层级知识,实现多用户、可支撑多类型知识服务应用的方志物产知识库。在知识库基础上,结合领域专家考证以及相关研究文献资料,针对传统史学、新史学、环境史学、社会学、民族学、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展开主题研究,实现对方志物产资料的深度开发与利用。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发棣教授、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汪桥红副主任与来自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参会代表和课题组部分成员参加会议。开题论证会由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黄水清教授、南京大学苏新宁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陈发棣副校长致欢迎辞,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方志物产知识库构建及深度利用研究的立项表示祝贺,并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陈发棣副校长对南京农业大学学校情况、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和国际化水平进行了介绍,并指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学校发展、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对于增强国际学术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专家本人来说既是重要的学术荣誉,更是一份重大责任。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要注重项目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协同攻关,为南京农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贡献一份力量。

汪桥红副主任发表致辞。汪副主任指出,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完成需要树立三个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前沿意识。这个项目本身是跨学科的课题,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非常有研究意义,要加强高质量研究成果的产出,以促进学科向前发展。

随后,评审组各位专家学者一致推选南京大学苏新宁教授担任课题论证会专家组组长。

开题论证会上,课题组首席专家包平教授从课题研究背景、研究设想、预期目标和研究内容、研究路径、主要创新与特色、预期研究成果、项目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做了系统汇报。包平教授指出本课题通过运用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对古籍方志物产资料进行深度挖掘,其成果将有助于其他诸如农学、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展开多项深度主题研究,这不仅丰富了面向领域需求的数字人文研究应用实践,同时也加强了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进一步彰显出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之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研究当中的重要角色地位。

随后,子课题负责人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黄水清教授、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科技学院王东波副教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王昊教授、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倪根金教授、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卢勇教授分别对本子课题的研究内容、工作安排、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预期成果等内容进行简短汇报。

专家组成员南京大学苏新宁教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孙建军教授,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教授、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张廷银教授在听取课题组的汇报之后,充分肯定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并为未来研究可能存在的难度和挑战提出充分的建议。专家们认为项目选题从“多维度视角”展开跨学科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与应用价值,研究内容与国家重大战略“耦合”、富有时代高度,又具有独创的理论,项目整体设计和逻辑论证水平高,专家们一致对该项目在数字人文领域研究的高水平表示赞赏。但方志物产知识库构建及深度利用研究涉及资料广、技术难度高、工作量大都是需要进一步突破的瓶颈。需基于全生命周期控制项目研究质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造共建共治共享方志物产知识库构建,并形成历史发展和深度利用的创新平台。



最后,包平教授代表课题组成员感谢与会专家对本课题的肯定及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并从课题具体实施角度对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交流。课题组将进一步完善研究计划、细化项目分工和阶段性预期成果,努力做出重大标志性成果。